咨詢電話:0531-83188567
發布時間:2023-03-27 10:25:32
從謠言的演變看,其以往生成與傳播的底層力量是靠人的經驗性參與,而如今智能技術已然取代了這一力量并重構著謠言運轉的底層機制。這樣的變化促使智能時代的網絡謠言無論是內容形態還是傳播方式都在傳統謠言的基礎上全面升級,其社會影響與治理導向也應重新加以評估與規劃。
各國政府、科技界及學術界已經展開了探索性研究與實踐,所形成的治理對策是以制度構建與技術反制為具體舉措的技術化規制。其中,構建治理智能化網絡謠言的相關制度與法律體系由政府機構主導,實施對內對外兩手抓。對內是要建立起有關智能化謠言治理的制度體系、法律法規與行動框架,強化針對智能技術的綜合治理能力,如從數據復核制度、數據管理制度、數據運用制度等方面設計針對算法治理的相關制度,從源頭防范信息的保護和使用問題。對外則是加強國際智能技術交流和治理合作,形成跨國規制智能化網絡謠言的制度與規則,限制和規范智能技術在國際傳播領域的濫用。而加強對虛假信息的檢測與核查技術研發,“以技術反制技術”的舉措由平臺負責。此處沿襲了過去對網絡謠言的傳統治理做法,但更強調對算法模型的不斷優化以提高識別、控制與更正智能化謠言的能力,提早防止和及時阻斷智能化網絡謠言的傳播與擴散。這需要網絡平臺及相關企業落實信息內容主體責任,并針對智能化謠言跨平臺傳播的特點加強平臺間在謠言治理上的協同合作。
顯而易見,智能化網絡謠言并不是純粹依靠技術化規制就可以解決的問題。有效治理智能化網絡謠言的前提,是對其存在與發展背后各種復雜社會因素——網絡傳播規律、技術發展趨勢、網絡用戶心理與行為以及尤為關鍵的社會信任程度等的深刻理解。(高昂 輯)
(原標題:治理智能化網絡謠言)
來源:北京日報
上一篇:濟南網站建設公司首先大眾科技集團